您好,歡迎來到重慶城鄉(xiāng)網! |
發(fā)布時間: | 2021/10/11 14:24:45 | 人氣: | 2144 |
重慶市巫溪縣,是《山海經》里記載的上古巫咸國所在地,相傳巫咸采“百藥”且精通醫(yī)學,從側面證明巫溪藥材資源的豐富——巫溪素有“天然藥!敝Q,有地產中草藥165科、559屬、2900種,占全國藥用物種總數(12080種)的24%,占重慶市藥用物種總數(5823種)的一半。
近些年,巫溪縣依托本地優(yōu)勢 ,大力發(fā)展中藥材產業(yè), 取得豐碩成果,涌現了不少的致富典型和致富帶頭人,“老板娘”柳學清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。她40歲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帶領鄉(xiāng)親們發(fā)展種植特色中藥材,讓閑置、撂荒地重新煥發(fā)生機,讓大山里的金銀花、前胡等中藥材遠銷全國,做出千萬級產業(yè),她也因此被當地群眾尊稱為“女藥王”。
▲ 柳學清在觀察前胡的生長狀況
因愛返鄉(xiāng),“老板娘”踏上種藥之路
柳學清,出生于巫溪縣峰靈鎮(zhèn)雙樹村,父親是一名赤腳醫(yī)生,她從小跟著父親走鄉(xiāng)串戶,與中醫(yī)藥結下不解之緣;楹,她跟著丈夫在外承包工程,經過多年打拼,過上了衣食無憂的“老板娘”生活。
2010年,柳學清在老家的婆婆突發(fā)腦溢血,孝順大義的她放棄了城里“老板娘”的優(yōu)裕生活,毅然返鄉(xiāng)照顧老人。
在照顧老人期間,柳學清有了近距離深入了解農村現實的機會,她發(fā)現村里大量青壯年都外出務工了,留下來的大都是老人、婦女、兒童。他們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,也不懂現代農業(yè)技術,經濟收入較低,日子過得十分艱辛。
與他們深入接觸后,柳學清心里有種說不清的滋味,她開始思考:“如果能夠帶領大家發(fā)展特色農業(yè)產業(yè),讓村民實現就近就業(yè),照顧到老人、小孩的同時,又可增收致富,不就把人留在家鄉(xiāng)了嗎?”
柳學清想起了小時候父親不論天晴下雨,每天翻山越嶺去尋找中草藥,辛苦維持一家生計的背影。她也因此對中藥材有著深厚的感情,對它們的生長習性、用途從小就有一定的了解。
“如果把山間野生的藥材移栽到田里,進行人工規(guī)模化種植,人不用那么辛苦,產量也更高、質量更穩(wěn)定!绷鴮W清覺得這是一條適合當地發(fā)展的路子。
婆婆病好后,柳學清決意留在村里嘗試種藥材,放棄了原來早晨打太極、中午逛街購物、晚上跳壩壩舞的安逸生活,拿出多年的積蓄來,再加上銀行貸款和通過親戚朋友的借款,籌集了50余萬元,在峰靈鎮(zhèn)雙樹村流轉300畝撂荒地,雇傭10名留守婦女,開始了中藥材金銀花的種植。
▲ 工人們在清理前胡
巾幗不讓須眉,百折不撓開創(chuàng)事業(yè)
幾百畝撂荒地,十幾名留守婦女,沒有技術,沒有銷路,種種困難,都如同大山一樣,橫亙在柳學清的面前。但這些都沒嚇退柳學清,在柳學清的精心管理下,300畝撂荒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藥田?粗鷻C勃發(fā)的金銀花幼苗,她似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。
然而就在柳學清滿懷期望時,一場罕見的持續(xù)高溫和干旱,炙烤著巫溪大地,讓300畝金銀花苗遭受滅頂之災,大部分枯焦而死,最后所剩無幾。柳學清投入的資金打了水漂,還欠了一屁股外債。
這“迎頭一棒”的旱災,并沒有打倒柳學清,她如同大山溪流邊堅韌的蒲葦一樣堅韌。她快速調整好心態(tài),暗下決心,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業(yè)做出成績,唯一的出路就是接著干下去!
她東拼西湊還了債,又做了一個讓眾多人無法理解的舉動——她又籌集了110萬元,成立巫溪縣祥達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除了流轉300畝土地自己建基地,又動員周圍的鄉(xiāng)親們發(fā)展300畝,準備擴大規(guī)模繼續(xù)種植中藥材。
雖然錢的問題解決了,但是技術、管理等問題依然困擾著她,而最讓她作難的,還是當地農戶思想觀念上的問題。
“成見是一座山”,這句話用在當時柳學清面對的情況來說,恰如其分。當地的農戶長期依靠種植土豆、玉米和紅薯這“三大坨”謀生,不少人覺得中藥材種植這個事情相當不靠譜。柳學清說破了嘴、跑斷了腿,不少農戶還是不愿意改種金銀花等藥材。
針對這種情況,瘦瘦小小的柳學清迸發(fā)出的“豪杰氣”簡直不讓須眉:“種子、技術都由我來提供,而且我保證收購!”
“創(chuàng)業(yè)真難!”回憶起這段日子,柳學清只有四個字總結。那一年里,修池修路、整治土地、購苗買肥、栽種采收、收購加工、包裝銷售,柳學清都是親力親為,通過自己帶頭示范,挨家挨戶苦口婆心地宣傳發(fā)動,自己去學種植技術,600畝金銀花好不容易總算是種下去了。
一分耕耘一分回報,通過精細管護,這一年600畝金銀花獲得豐收,共計收入200萬余元。實實在在的收入讓村民的錢包“鼓”了起來,也讓柳學清得到了種植戶的信任。
小規(guī)模、多品種,訂單式發(fā)展見成效
金銀花作為大宗藥材,隨著整體種植規(guī)模的不斷擴大,市場價格下降趨勢明顯,如果不調整思路,受銷售行情的影響,將直接關系到當地群眾的切身利益。柳學清思考再三,也沒有想出一個好的破局之道。
正當柳學清躊躇不定之際,巫溪縣農業(yè)農村委、巫溪縣農廣校了解到她的情況后,推薦她參加重慶市、巫溪縣舉辦的新型職業(yè)農民、青年農場主、農村致富帶頭人等培訓。通過專業(yè)化培訓,柳學清開闊了眼界,更新了知識,對新型種植模式、經營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。在參加全市扶貧創(chuàng)業(yè)中藥材種植培訓班時,她帶著合作社的資料,直接敲響了重慶中藥材研究院副院長李隆元辦公室的門,尋求新的種植門路。經過專業(yè)指導,在充分了解當地的海拔、土質、氣候等條件后,柳學清最終定下了“小規(guī)模、多品種、訂單式”發(fā)展種植中藥材的思路,把前胡、金蕎麥、紫菀三種藥材作為重點發(fā)展品種,并經當地職能部門牽線,和太極集團簽下了產品收購訂單。
然而,困難再次出現,對于前胡這一新品種,老百姓比較陌生,種植積極性沒有之前種金銀花那么高,柳學清只好先找到自己的叔父柳英知做工作,給了3畝地的前胡種子。結果她的叔父因為前胡長得慢,把地里的前胡苗全部鏟掉了。柳學清決定自己做好種植示范,只要賺了錢,大家肯定會跟著做。
柳學清又流轉了120畝土地示范種植前胡,經過她的科學管護,每畝前胡收入達4500元,比傳統種植效益翻了幾番。隨后,60多戶農戶自愿加入合作社種植前胡,實現戶均增收4萬多元。這下,不用柳學清動員,包括她叔父柳英知在內,很多老百姓主動找到柳學清去要種子。此外,她種下的金蕎麥、紫菀也獲得了豐收。
在柳學清的帶動下,專業(yè)合作社規(guī)模不斷壯大,解決的貧困戶剩余勞動力也越來越多,2016年達到了100多人,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,甚至還產生了一批中藥材種植大戶和脫貧致富的典型示范戶,F在,祥達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涉及全縣1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3156個貧困戶,種植前胡達14000多畝,其他中藥材5000多畝,總收入4200多萬元。
柳學清的種植基地被全國婦聯命名為“全國巾幗脫貧示范基地”,她本人也被評為重慶市勞動模范、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、重慶市級新型職業(yè)農民、重慶市巾幗科技特派員、重慶市“三八”紅旗手,成了遠近聞名的“女藥王”。
深山種植中藥材種出大“錢途”,柳學清實現了從“老板娘”到“女藥王”的華麗轉身,今后,她還準備進一步拓展藥材深加工產業(yè)鏈,爭取讓巫溪的藥材成為全國知名品牌,帶領當地群眾過上美好的小康生活。
還沒有對此評論!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電話: |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