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,物種非常豐富。正因為物種太多,因此人們很難認全,即便是一些常見的植物,也不太清楚它的價值。比如一些很好吃的野菜,由于生長速度太快,人們誤以為是雜草。一些原本營養(yǎng)價值豐富的野菜,往往不被重視,反而被拿去喂豬。
在這些植物當中,一種名叫“刺兒菜”的野菜,就遭受了這樣的待遇。刺兒菜的學(xué)名叫小薊,在農(nóng)村地區(qū)十分常見。與其他野菜不同的是,刺兒菜的生長速度比較快,而且不挑土,因此非常有雜草的特性。如果不認識這種菜,真以為這就是一種雜草。由于生長速度太快,如果房子周邊長出刺兒菜,一般會很快處理掉,以免四處蔓延。
當然,對于家里面養(yǎng)了豬的農(nóng)民來說,刺兒菜就比較受歡迎了。盡管這種野菜有刺,但是由于葉子非常嫩,只要洗干凈了,就可以喂給豬吃,不用進行二次加工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刺兒菜還有一定的經(jīng)濟價值,畢竟可以節(jié)省不少豬食的費用。
不過,刺兒菜的價值遠不止這一點。刺兒菜里面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(yǎng)成分,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等的含量都是比較多的,而且對人體也有好處。而且刺兒菜的味道也還不錯,洗干凈之后可以炒著吃,也可以直接蘸醬吃。不僅葉子可以吃,刺兒菜的根部曬干之后可以做湯和炒菜。
除了食用價值,刺兒菜其實還有藥用價值,它可以用作外傷止血。正因為如此,刺兒菜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很不錯。曬干之后的刺兒菜,一斤可以賣到20元,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。還有人將刺兒菜進行深度加工,價格就更高了。